纺织企业原料成本控制方法分析

市级安全生产培训师,多次荣获省、市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。 月制订一个各类材料的计划价格价目表并下发至各分支机 构。各支公司收到各供货商送来的省配物资,经验收后与 供货商提供的送货单核对一致后签字确认并加盖支公司公 章(最好由主管经理也签字确认) 作为供货商向省公司结算 货款的依据。支公司物资、财务部门依据省公司制订的材 料计划价格价目表上的单价办理材料的入库手续。支公司 平时对各类材料的出库也按材料计划价格价目表上所列价 格办理出库,并以此核算生产成本或归集在建工程成本。 ②省公司增设“材料成本差异”会计科目,实际与供货 商结算货款时按计划成本借记“原材料”,按实际结算价贷 记“银行存款”,根据两者的差额借记或货记材料成本差异, 季末或月末根据“材料成本差异”科目的余额与“库材料”科 目的期初余额加本期借方发生额计算一个材料成本差异 率,具体计算公式为: 材料成本差异率= 以上述材料成本差异率为依据对本 期内配送给各分公司的材料(即原材料的货方发生额) 进行 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,借“内部往来———省公司配送物资 货”,贷记“原材料”,材料成本差异若为货方差异作相反分 录。 ③分公司依据省公司的办法,对省公司分配来的材料 成本差异依据各支公司当期(当季或当月) 收到的省配物资 为依据依次分配给各支公司。 ④每季或每月初各支公司收到分公司分配来为的材料 成本差异后(由于时间衔接支公司收到分配材料差异的通 知迟) ,将材料成本差异与本期结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本期 出库材料与本期结存材料之间进行分配(此处本期应与省 公司,分公司的本期一致) 。 支公司材料成本差异率= 出库材料的成本差异= 当期出库材料(计划成本) ×支 公司材料成本差异率, 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=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+ 本期分配 来的材料成本差异—出库材料的成本差异。 支公司对出库材料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根据材料的用 途分别归属到“生产成本”或“在建工程”科目中。这样一 来,可使支公司避免对出库材料在省公司配送单迟迟不到 的情况下要以暂估价出库,甚至有些项目决算已经完成,其 中的工程成本的物资还是以暂估价核算之弊端。另外,还 可以避免上下因物资配送的单据不到或前后时间穿插参差 不齐,给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对账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况且, 材料的计划成本法核算也是财务准则所允许的,权衡利弊 我认为将目前的材料核算办法改为计划成本法于情于理都 是势在必行的。 环保袋企业原料成本控制方法分析 宋相岭 (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,山东德州253300) 摘 要:根据纺纱工序的特点及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控制原棉成本的方法。指出通过严格控制原棉进料关、严格控 制“三落率”和“正品率”、严格控制回花、再用棉的使用等十项措施,简称“十严控制法”,严、细、实、恒狠抓落实就能很好地 控制用棉成本,增加企业效益。 关键词:环保袋企业;原料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: F23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67223198 (2010) 0420192202 目前,无纺布环保袋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加剧,受国际金融危机的 影响,人力成本增加,人民币升值、出口退税下调、贷款利息 不断上调等诸多不利因素,特别是近期原棉价格大幅上升, 原料成本大幅上升,使各无纺布环保袋企业的产品成本水平居高不 下,棉hbdai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。如何控制生产成本尤其 是占成本65 – 70 %的原料成本? 其在各工序消耗的定额是 多少? 如何有效地开展节约降耗? 成为每个hbdai企业的重 点工作。根据纺纱工序的特点和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以下 控制原料成本的方法,简称“用棉十严控制法”。 1 严格控制原棉进料关 原棉进入企业或生产场所,要做到一看质量,二查重 量;一看质量就要对每一批原棉质量情况如等级、含杂、回 潮、短绒率、单强、细度以及马克隆值等指标,通过分析确定 该批原棉适纺的品种,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防 范措施;二查重量即对每批购进的原棉必须由专人经过逐 包复磅查数并根据回潮、含杂确定实际净重后做好记录投 入生产。 2 严格控制“三落率”和“正品率” 对每批进生产车间的原棉在清花(清钢联) 、梳棉和精 梳都要准确地做好落率实验。按照纱线的质量要求,将落 棉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。并对各工序设备的尘棒、隔距、打 手和转速进行校正,做到在保证各工序质量的要求下,减少 各工序的落率。一般原棉含杂控制范围:清花落率3 %左 右,梳棉落率3. 5 %以内,精梳细绒棉17 % ,长绒棉12 %以 内。 “正品率”是要做好清花正卷率和梳棉、清钢联、精梳的 生条以及并条的一次合格率要达98 %以上,保证前纺棉卷 均匀度,生条重不匀和梳棉、精梳棉网的清晰度,减少回卷、 — 192 — No. 4 ,2010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 ry 2010 年第4 期 回条的消耗、降低回花率,一般前纺的回花率控制在4 %以 内。 3 严格控制回花、再用棉的使用 生产过程中的回卷、回条、粗纱头、皮辊花、风箱花等称 为回花。与混和棉相比,含杂少,棉结及短绒增加,要严格 处理打包后回用。回用量按3 % – 5 %均匀使用。 再用棉包括开清棉,车肚落棉,梳棉斩抄花及精梳落棉 等。开清棉落棉中,可纺纤维占20 % – 40 % ,纤维较短且含 细小杂质多,处理后要混用于线密度较大的纱或副牌纱中; 梳棉斩抄花中含可纺纤维65 % – 85 % ,但棉结杂质较多,短 绒率较高,一般经处理后降级使用;精梳落棉中,纤维长度 短,棉结杂质多而小,可在一般用途的纱中混用3 % – 5 % , 线密度较大的纱中混用5 % – 10 %。对于这些回花、再用棉 要严格按品种分类、打包、标重,建立好台帐,并按以上要求 进行合理回用,尤其是风箱花要按照各品种质量要求挑拣 后降级使用,避免浪费。 4 严格控制粗纱的疵点 粗纱的疵点如节纱、条干不匀、细条、成形不良等,这 些疵点产生,一是影响产品质量,二是疵点产生发现后人 为进行处理造成粗纱头增加,产生浪费,这就要从前纺各 工序严格控制其生条重不匀,并从设备、工艺上保证粗纱 的成形、张力、条干等达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,在操作上保 证从清花到粗纱各工序机台的清洁,尤其是通道部位的清 洁,防止缠、带、挂、粘等现象,为下工序提供优质的半成 品。 5 严格做到“五不落地” “五不落地”是指车间内所有的半成品、成品、回花、条 子、粗纱头、风箱花(绒辊花) 、纱穗等不准落地,教育并结合 责任制考核,使各工序的员工在生产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 惯,认真执行操作法,将各种半成品、成品装袋盛筐,做到其 不落地、不损坏、不污染、不浪费。 6 严格控制粗纱头的圈数 这就要求细纱值车工在换粗纱时按照标准执行,既要 保证产品质量又要做到节约、减少粗纱头的消耗,粗纱头一 般控制在粗纱管15 圈左右( ±5 圈) ,通过采取控制粗纱头 圈数和减少粗纱的疵点,一般将粗纱头率控制在3 – 4 ‰。 7 严格控制细纱断头 细纱断头多产生的风箱花、绒辊花相对较多,既影响产 品质量又减少产量,增加消耗,此项指标反映着设备、操作、 工艺、原料、环境等工作质量水平的高低,它是评价一个纺 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好坏的重要指标,其控制的难度最大、 面最广,必须从前到后做大量长期细致的工作,一般控制要 求千锭时断头10 根以内,风箱花率60S 及60S 以上1 – 1. 5 % ,60S 以下1. 5 – 2 %。 8 严格控制各工序盘存关 对各工序在制品的盘存相当重要,其准确性反映着生 产管理水平是否真实,盘存不好、差异较大会造成生产指挥 的盲目性,因此在每月底的盘存过程中纺部从清花到络筒 每个工序要统一目光、统一人员、统一时间、统一标准,在相 对静止的情况下,核实各品种在制品的数量。目光是指在 盘存中每个人员的眼光,尤其是机台上的在制品大小要有 统一的目光;人员是指必须按照两人一组相互配合,相互监 督做好记录;时间是指每个工序在同一时间下盘存,避免重 复和漏盘;标准是指各工序在制品盘存所用的衡量工具、在 制品尺寸、大小有严格的要求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车间在 制品盘存核算的准确性。 9 严格控制不合格品率(坏纱率) 这主要指对细纱和络筒的油污纱、错支纱、磨钢领纱、 煤灰纱、弱捻、强捻等降等不合格品的防范以及对细纱、络 筒的纱巴和回丝的控制,减少成纱的消耗,一般坏纱率控制 在1 ‰以内,回丝率普通络筒60S 及60S 以上3 – 3. 5 ‰,60S 以下3. 5 – 4 ‰,自动络筒高支纱5 – 6 ‰,60S 以下6 – 7 ‰。 10 严格控制回潮率和筒纱过磅关 成纱对回潮的要求相对较高,络筒车间回潮的大小对 纱线的强力,以及下工序整经、织布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, 车间相对湿度要求一般控制在70 – 75 %为宜,另外,络筒车 间有相对稳定的温湿度对保证筒纱的回潮率相对稳定,避 免筒纱外层内层回潮的差异相当重要,另外实验室测定回 潮率时要严格标准和时间,保证筒纱重量计算的准确性。 控制筒纱过磅一般要求用磅称偏差在50g 以内的电子 磅为宜,过磅前对筒管的重量、包皮、打包绳等包装料分类 建立台帐,对每批进的管、袋、绳等包装料要标重记录,并做 好三级检查制度,严把筒纱重量关。 11 结束语 以上是对原料成本的控制方法进行的简要论述,如何 有效地控制原料成本要靠我们每位基层管理者从点滴抓 起,对千人纱万人布这个系统的环保袋过程,按照PDCA (计 划、实施、检查、改进) 的管理程序,对管理的对象(人、机、 料、法、环) ,运用科学实用有效的管理方法,将指标、责任、 权限、利益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,做到人人身上有指 标,千斤重担众人挑,在严细实恒上下功夫,就一定能较好 地节约成本,降低消耗,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。

[!–temp.wl–]纺织企业原料成本控制方法分析